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温度及pH敏感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卓仁禧 张先正(武汉大学化学系 武汉 430072)
    1984年,Tanaka等[1]报道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水凝胶具有温度敏感特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随后,关于水凝胶的报道越来越多.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为温度或pH敏感水凝胶.金曼蓉等[2]研制成功5种聚N 烷基丙烯酰胺类温度敏感水凝胶,陆大年等[3]较系统地探讨了丙烯酸水凝胶的pH敏感特性,Hoffman等[4]通过接枝共聚得到同时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特性的水凝胶.水凝胶的这种环境敏感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作者[5]曾报道将水凝胶的温度敏感特性引用于固定化酶;Bae等[6]利用水凝胶的温度敏感特性进行药物的控制释放.由于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各聚合物网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我们以pH敏感的聚合物网络为基础,利用IPN技术引入另一具有温度敏感的聚合物网络,制得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的IPN型水凝胶.同时,由于各聚合物网络之间的交织互穿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各聚合物网络之间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特性将最终决定IPN水凝胶的溶胀性能.通过对这种新型水凝胶的性能研究,我们发现:它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溶胀率.在酸性条件(pH=1 .4,I=0 .1)下,随着温度的提高,凝胶的溶胀率也随之上升,这与传统温度敏感水凝胶[7]的“热缩型”溶胀性能恰好相反,属于“热胀型”水凝胶.这种特性对于水凝胶的应用,尤其是在药物的控制释放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而在弱碱性条件(pH=7 4,I=0 .1)下,当温度在PNIPA水凝胶的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32℃)以下时,其溶胀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当温度达到LCST时,其溶胀率突然急剧下降,并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按文献[5]合成.丙烯酸(AAc)经减压蒸馏除去阻聚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过硫酸铵(APS)及亚硫酸氢钠(SBS)均为分析纯.日立X 650型扫描电镜,Nicolet170SXFTIR红外光谱仪(KBr压片).
1 .2 PNIPA/PAAcIPN的合成
1 .2 .1 PAAc 水凝胶的合成
 将0. 4gAAc溶于蒸馏水中形成5wt%溶液,加入单体重量1. 5%的Bis作交联剂,以APS及SBS水溶液为引发剂,密封后于30℃水浴中反应24h,得透明水凝胶,以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称重,转化率为95%.
1 .2 .2 IPN水凝胶的合成
 取0. 2g上述PAAc干凝胶,浸入5wt%的NIPA水溶液中(PAAc与NIPA的重量比为1∶1),加入Bis为交联剂(用量为单体NIPA的1. 5wt%),浸泡36h,滴加引发剂APS及SBS溶液,密封后于16℃水浴中反应24h,产物以水洗涤,切成薄片,真空干燥,称重得0 372gIPN干凝胶.
1. 3 PNIPA,PAAc/PNIPAIPN和PAAc水凝胶的红外光谱
    将干燥PNIPA,PAAc/PNIPAIPN和PAAc水凝胶磨碎后,用KBr压片,分别测定其红外光谱图.
1 .4 表面形态观察
    将IPN干凝胶表面喷金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
1 .5 温度及pH敏感性研究
   在相同离子强度(I=0 .1)及不同pH值(pH=1. 4和7 .4)的条件下研究其温度敏感性.每个温度的溶胀率均为达到溶胀平衡后的溶胀率.本文提供的数据均为三次测试的平均值.这里溶胀率(SR)定义为:SR=(Ws-Wd)/Wd;Ws为特定温度下的水凝胶的重量,Wd为干凝胶的重量.
2 结果与讨论
2 1 结构表征


    图1表明PNIPA,PAAc/PNIPAIPN和PAAc水凝胶的红外光谱图.IPN水凝胶的红外光谱图恰好与PNIPA和PAAc水凝胶的红外光谱图之和相吻合.由此说明在IPN水凝胶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形成复杂的化学键,或AAc与NIPA没有发生共聚;同时,也说明PAAc与PNIPA形成IPN结构.
2 .2 表面形态


    由图2可见,其表面形态为非连续性,说明PNIPA与PAAc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
2 .3 酸性条件下的温度敏感性


    由图3可见,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IPN水凝胶的溶胀率(SR)也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pH=1 4)下,温度较低时,PAAc网络的高分子链中羧基(—COOH)之间存在氢键作用,使整个网络中的PAAc高分子链相互缠绕,呈收缩状态,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这种氢键作用被削弱,缠绕的PAAc高分子链逐渐解开后分散到水溶液中,进而导致整个网络的溶胀率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PNIPA网络中的高分子链会因温度上升而疏水作用增强,产生收缩,促使整个水凝胶的溶胀率下降,这两种作用相互抵消,最终IPN水凝胶表现为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溶胀率也逐渐上升,形成“热胀型”温度敏感特性.
2 .4 弱碱性条件下的温度敏感性
    图4表明,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SR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SR,这主要是由于弱碱性条件下,PAAc网络中的高分子链中存在大量羧酸根(—COO-).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导致高分子链的扩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凝胶的SR.
    从图4可以发现:当温度在PNIPA的LCST(32℃)以下时,随着温度上升,凝胶的SR也随之上升,其原因与酸性条件下所讨论的原因一致.而当温度上升至LCST时,凝胶的SR突然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弱碱性条件下,由于PAAc高分子链的充分伸展,导致交织在一起的PNIPA高分子链也过分伸展而与水分子充分接触,接近于自由高分子链的状态,当温度上升至PNIPA的LCST时,PNIPA高分子链产生典型的相分离现象,即伸展的高分子链突然收缩,而此时的PAAc高分子链由于链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不足以抵制PNIPA高分子链的收缩,因而凝胶表现为溶胀率急剧下降.当温度继续上升时,由于PAAc高分子链的链间距离减少,其链中羧酸根(—COO-)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大,最后与PNIPA高分子链的收缩作用趋向平衡,凝胶的溶胀率也趋向平衡.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