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的温度依赖关系

陶朱 马培华 刘敏(贵州大学化学系 贵阳 550025)
祝黔江   杨清玲(贵州农学院基础部 贵阳 550025)
部分聚丙烯酰胺类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行为具有负的温度系数,且其水溶液随温度变化表现出透明 白浊热可逆特性[1].利用这一特性将其用作遮光体、装饰、药物释放、净化剂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就标题化合物的粘度研究已有不少报道[3~5],但系统研究其温度的依赖关系的报道尚不多见.本工作对具有透明 白浊热可逆特性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的水溶液和无此特性的PNIPAAM的四氢呋喃(THF)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了对比研究,发现PNIPAAM在两种溶剂中的特性粘数的温度依赖关系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PNIPAAM THF体系的特性粘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PNIPAAM H2O体系的特性粘数 温度曲线较为复杂,表现出阶段性变化.并用所得特性粘数表征了合成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n=8 .44×10(e5)g·mol-1.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PNIPAAM的合成
    合成所用试剂均用化学纯以上试剂,单体NIPAAM的合成参照文献[6].取新制备的丙烯酰氯70g溶于50mL苯中,在冰浴中将其慢慢滴加到搅拌状态下的600mL含异丙胺80mL、三乙胺110mL的苯溶液中,将反应液放入冰箱中过夜,待反应完全后滤去三乙胺的盐酸盐,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除去溶剂苯,减压蒸馏得NIPAAM.b.p:105℃/2 。47×10(e3)Pa;n20D:1 .4702.采用自由基聚合法[7]合成PNIPAAM。以苯为溶剂,偶氮二异腈(ABIN)为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于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反应10h,蒸去溶剂,产物用丙酮溶解,将其沉淀于正已烷中,过滤、干燥得PNIPAAM样品.
1. 2 实验仪器和方法
   乌氏粘度计(自制),粘度计在测量温度范围内,对所测溶液的流出时间均大于100s.将粘度计置于控温精度为0 .1℃的恒温水浴中,分别装入溶剂THF和H2O,测定两种溶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出时间t0.为了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将两次相邻测量的温度间隔控制在2℃以内.用t0对温度T作图得粘度计所对应溶剂的t0 T曲线.用同样的方法测得一定浓度溶液的t T曲线.溶液在某温度下的相对粘度ηr可由相应曲线上该温度下的t0、t通过ηr=t/t0求得,这样可得各温度下的相对粘度.
2 结果和讨论
2 .1 相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将由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相对粘度ηr对温度T作图,得到ηr T曲线.我们分别测量了不同浓度下的PNIPAAM THF和PNIPAAM H2O体系的ηr~T数据,所得结果分别表示在图1和图2中.结果表明,PNIPAAM THF体系的相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增加(图1),且直线的斜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而PNIPAAM H2O体的相对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图2),曲线出现转折.在第一转折点,宏观上表现为溶液的浊化,对应的温度即为浊化温度.对于0 .010g·ml-1的PNIPAAM H2O体系浊化温度23. 0℃(图2中曲线C0),与用光电法测定结果23. 3℃基本一致.


2 .2 相对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为了便于比较,将图1、图2表示的不同浓度下的ηr T曲线转化为不同温度下的ηr C曲线,得到图3及图4.图中直线E是相应的分散体系用Einstein固体球分散体系粘度定律[8]描述的ηr C曲线,图中T的下标为温度(℃).图3、图4表明两体系的ηr C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当浓度趋于0时两体系的相对粘度都接近于1,所不同的是PNIPAAM THF溶液随温度升高直线斜率增大(图3),对Einstein定律的偏离越大,而PNIPAAM H2O溶液则表现出与前者完全相反的变化规律(图4).



2. 3 特性粘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从图1(或图2)可得任一温度下的一组ηr C数据,将其转换为lnηr/C C关系,然后用Kurata方程[9]lnηr/C=[η] β[η]2C线性拟合,直线的截距即为特性粘数[η].图5为PNIPAAM H2O和PNIPAAM THF体系的特性粘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对于THF体系[η]随T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温度越高这种变化趋于平缓.而PNIPAAM H2O体系的[η] T曲线较为复杂,曲线出现多次转折,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性粘数反映的是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这一事实说明PNIPAAM和H2O的相互作用随温度的变化有着较为复杂的依赖关系.
2. 4 合成PNIPAAM的分子量
   采用Mark Houwink方程[η]=knMnαη其中Mn为粘均分子量,[η]为特性粘数,kn、αn为常数,根据文献[3]在27℃时PNIPAAM在THF溶液中kn=9 59×10-3;αn=0 .65,结合合成样品PNIPAAM在THF溶液中27℃时[η]=68 25,可计算出PNIPAAM的粘均分子量Mn=8. 44×10(e5).
2 .5 讨论
   根据Einstein的固体球稀分散体系粘度定律[8]ηr=1+2 .5Φ(ηr:相对粘度;Φ:为全体刚性小球总体积分数).对于稀溶液Φ≈(ρs/ρd)×C(C:分散质质量分数;ρs:溶剂密度;ρd:分散质密度).将THF、H2O、PNIPAAM各自的密度0 .86、1 .0、1. 2代入上式,PNIPAAM H2O和PNIPAAM THF体系的Einstein公式可分别近似为ηr=1+2. 1×C(在H2O中)及ηr=1+1 .8×C(在THF中),即得图3、图4中直线E.对于大多数实际体系,往往因非球形质点而引起线性偏差,Simha认为分散质质点的非球形对称性,在流线中因取向产生转动运动,使流体需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引起溶液对Einstein固体球公式产生正偏离,且质点偏离球形越大,这种偏离越大,直线斜率越大[8].因此我们可通过体系粘度性质的变化来考察分散相质点的结构变化.根据Einstein Simha这一理论,PNIPAAM的THF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1、图3),说明PINPAAM的分子链在THF溶剂中随温度升高而逐渐舒展,使得分散相质点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增大,从而导致溶液的特性粘数增大(图5中曲线a).PNIPAAM水溶液的相对粘度随温度升而降低,这表明PINPAAM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这种变化而减小.PINPAAM在水溶液中随温度增大分子链逐渐收缩趋于球形质点(图2、图4),但图5中的PNIPAAM H2O体系的特性粘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表现出阶段性下降.这可认为是分散相质点随温度升高出现线团 球团、亲水 憎水两种转化过程.后一过程使分散相质点间相互凝聚,从而引起特性粘数迅速下降.当然也可能与PNIPAAM分子量分布具有双峰[7]结构、体系的非连续性体积相变等因素有关,但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