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微乳液聚合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超细微粒的结构表征

郭振良(烟台师范学院化学系,烟台264025)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水溶性高分子,广泛应用于絮凝、凝胶萃取以及原油开采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对交联聚N 烷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水凝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1~5〕.微乳液聚合是本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乳液聚合方法〔6〕.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丙烯酰胺W/O型微乳液聚合的研究工作〔7,8〕,并对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虎珀酸双(2 乙基己酯)磺酸钠(AOT)为乳化剂,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 PAM)超细微粒,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聚合方法
  AOT由上海化学试剂二厂生产,以无水甲醇提纯两次以上,以P2O5干燥.N 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自制,经正己烷 苯混合溶剂多次重结晶,熔点测试达到文献值(62~63℃).甲苯(T)、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IBN、丙酮、NaCl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用KMnO4处理过的二次蒸馏水.
  按AOT=25.53%,T=42.55%,NIPAM=5.32%,H2O=26.60%,AIBN/NIPAM=0.14%(重量分数)及AOT=26.28%,T=43.81%,NIPAM=4.98%,H2O=24.93%,NIPAM∶BIS=100∶1,AIBN/NIPAM=0.14%(重量分数)配成两种体系的微乳液,在25 37nm的紫外光照射下,以AIBN引发聚合,在N2保护下反应0.5~1h.以丙酮沉析,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未交联及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L PNIPAM,CL PNI PAM)超细微粒.
aL=PNIPAM;bCL-PNIPAM
1.2 结构与表征测定方法
  粒径大小及表面微观结构以ISI SX 4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L PNIPAM的粘均分子量以粘度法测定,相对孔径分布、内比表面积及气体最大吸附量在CD 861色谱处理系统改装成的102G型气相层析仪上以迎头色谱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1)粒子大小表征 图1是L PNIPAM及CL PNIPAM超细微粒的扫描电镜(SEM)照片.以统计方法求得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μm.由图1可看出,微粒基本呈圆球形,有明显的孔隙性及交联性.图中出现的较大且不规则形状的粒子及粒子间的粘连,可能是由于粒子较大的内比表面积极易吸潮所致.



  2)粒子的内比表面积及气体最大吸附量 CL PNIPAM以迎头色谱法测定时的模拟可靠方程曲线如图2.根据BET吸附等温式,气体吸附量V(通常以每克固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吸附的气体的毫升数表示)与平衡压力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p0为气体吸附物在实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Vm代表气体吸附物在吸附剂表面上形成单分子层时所需要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C是与吸附热及蒸气压有关的常数.由(2)式可见,若以x/〔V(1-x)〕对x作图,应得到一条直线.大量实验表明,在0.05~0.35的相对压力下,直线性很好.在吸附过程中,所选用的吸附质应为惰性的,它在低温下不会与吸附剂作用,且其分子量较小,能深入到微孔中去. 
   本文所测定样品的吸附等温线为第Ⅴ种类型,相对压力在0.05~0.35内对氮气的吸附量很小,测量误差较大,所得结果准确性很差.因此,为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实验中,选用了惰性的苯作为吸附质,可使等温线呈第Ⅳ种类型.由图2可见,在测试条件下,最大相对压力为0.280时,气体能模拟标准状况下的理想气体,根据模拟可靠方程检验,直线性很好,符合测定要求,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吸附量V=1784.8cm3/g,由(2)式所得直线斜率为(C-1)/(VmC),截矩为1/(VmC),令(C-1)/(VmC)=S,1/(VmC)=I,则有Vm=1/(S+I),C=S/I+1,因此,固体吸附剂的表面积为
S=(Vm/22400)·Nσ.(3)
    N为阿佛加德罗常数,σ为吸附质分子的横截面积,实验测得其值为4.3×10-3nm2.于是样品的比表面积由下式求得

W为样品重量.样品内比表面积=样品比表面积-样品外表面的比表面积.因此,在测试条件下测得样品的内比表面积不小于49.048m2/g   
3)粒子的相对孔径分布
 图3是CL PNIPAM超细微粒的相对孔径分布图.由图3可见,相对孔径绝大部分在0.1~1 0nm,这又从侧面证实了超细微粒平均粒径的大小分布.以微乳液液滴作反应器,可以制备孔隙性很好的超细微粒.  
4)交联粒子的粘均分子量
 图4是L PNIPAM在0.1mol/LNaCl水溶液中的lnηr/c与c的关系图.据文〔9〕导出的在0.1mol/LNaCl水溶液中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特性粘度的经验公式〔η〕=9.33×10-3 Mn0.75,可以测得L PNIPAM的粘均分子量为1 38×106kg/mol.说明在微乳液中可以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L PNI PAM超细微粒.


3 结 论
  1)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超细微粒平均粒径约0.1μm,其外表具有较好的孔隙性及交联性. 
   2)用迎头色谱法测定了CL PNIPAM超细微粒具有较大的气体吸附量(1784.8cm3/g),较大的内比表面积(49.048m2/g)以及很好的相对孔径分布(0.1~1.0nm),该超细微粒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3)用粘度法测定了L PNIPAM的粘均分子量为1.38×106kg/mol,通过微乳液聚合可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超细微粒.
参 考 文 献
1 伊藤昭二.アクリルアミド系高分子水溶液の感热特性———N アルキル基の影响.高分子论文集(KobunshiRonbunshu).1989,46(7):437~443
2 WadaN,KajimaY,etal.EffectofsurfactantonthephasetransitionofN alkylacrylamidegels.Lang muir,1993,9:46~49
3 金曼蓉,吴长发等.聚N 烷基丙烯酰胺类凝胶及其温敏特性.高分子学报,1995,3:321~325
4 周啸等.N 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水凝胶相转变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高分子学报,1992,1:74~80
5 廖叶华等.萃取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石油化工,1993,2:88~92
6 AtikSS,ThomasTK.Polymerizedmicroemulsions.JAmerChemSoc,1981,103:4279~4280
7 李建宗等 反相乳液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1993,2:71
8 哈润华等.微乳液结构和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高分子通报,1995,1:10
9 CandauF,LeongYS,etal.Inversemicroemulsionpolymerizationofacrylamide:characterizationofthewa ter in oilmicroemulsionsandthefinalmicrolatexes.JCollInterSci,1984,101(1):167~183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