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钫 童真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广州510641) 佐藤尚弘 (大阪大学理学部,日本大阪府丰中市)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水溶液升温至约33℃时发生相变,由均相体系转变成非均相体系[1],化学交联的PNIPAM水凝胶当升温至32℃左右时体积骤然收缩[2].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利用该特性开发温度响应的功能材料.示差量热[3]、核磁共振[4]、荧光光谱[5]等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相变为侧链异丙基之间形成疏水结合所致,分子链间的疏水结合导致体系呈现交联网络的动态力学响应[6].PNIPAM水溶液光散射则表明,在接近相变温度时分子链已开始收缩,由无规线团变成珠球(globule)结构[7].分子链的线团 珠球转变(coil_globuletransition)是以分子链本身的柔性为基础的,而PNIPAM分子链的柔性却至今未知.本文在制得了窄分布PNIPAM试样的基础上,利用光散射和粘度法测定了表征分子链柔性的极限特征比C∞. 1 实验 1.1 PNIPAM试样的制备 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聚合级试剂,经苯/正己烷两次重结晶.其他试剂、溶剂均为日本和光纯药公司的特纯试剂,经蒸馏或重结晶后使用. 聚合物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1,8].反应温度为60℃,氮气保护,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反应时间约8h,最后得到粘稠的溶液.将产物倒入体积约100倍的苯/正己烷的1∶1混合溶剂中沉淀,以除去杂质.沉淀下来的聚合物用丙酮溶解.重复以上操作两次.然后,以丙酮为溶剂、正己烷为沉淀剂进行逐步沉淀分级,得到分子量不同而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一系列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级分. 1.2 测试与表征 PNIPAM的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由Waters_150C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测试温度为35℃,流动相为四氢呋喃(THF),标准曲线根据窄分布聚苯乙烯标样制定.结果见表1第7列.PNIPAM的特性粘数用改良型乌氏粘度计测量,溶剂分别为THF和甲醇.用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流下时间t以及纯溶剂的流下时间t0.恒温槽的控温精度为±0 .01℃.用Fica 50自动光散射仪测定PNIPAM/THF溶液的散射光强度,散射强度的绝对标准为纯苯.溶剂折光指数n0和溶液折光指数增量( δn/ δc)在(25±0 .1)℃分别用阿贝折光仪和示差折光仪测定,结果分别为1 .412和0 .0961mL/g(入射波长436nm). 2 结果与讨论 2.1 PNIPAM的THF溶液的光散射结果 光散射法是研究大分子特征的有效手段,可以给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第二维利系数A2、分子链的均方根回转半径〈S2〉1/2等参数.根据溶液的光散射理论[9,10],由浓度为c的溶液在散射角θ的散射强度,得该条件下的瑞利比Rθ.将(Kc/Rθ)1/2(K为光学常数)对sin2(θ/2)作图,并外推到θ→0,可得到不同浓度下的Kc/Rθ→0值(图1中的实心点).再将(Kc/Rθ→0)1/2对c作图,直线的斜率为M1/2wA2,截距为M-1/2w.同时,将不同角度的(Kc/Rθ)1/2对c作图,并外推到c→0,可得到不同角度下的(Kc/Rθ)1/2c→0值(图1中的空心点).再将(Kc/Rθ)c→0对sin(θ/2)作图,直线斜率为8/3(1/Mw)(πn/λ0)〈S〉,截距即为(1/Mw)1/2,这样可求得〈S2〉.图1给出了处理试样T100_6_2在THF溶液中光散射数据的一个例子,可见两条外推线相交于一点,根据两条直线的截距和斜率可分别求出该试样的Mw,A2和〈S2〉1/2.所有PNIPAM试样在THF中的光散射结果列于表1中的2~4列,其中T70 -6- 2和T70 -7- 1两个试样的分子量较小,它们的〈S2〉1/2值已无法用光散射法得到.

 因为本文所用PNIPAM试样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3),可用于探讨各种分子链特性.图2中给出了PNIPAM在THF溶液中的第二维利系数A2与Mw的双对数图.可以看到,A2随分子量的增大而略有降低,符合关系Flory_Krigbaum的稀溶液理论[10]指出,在良溶剂中聚合物的第二维利系数与分子量的关系为A2∝M-0.2w,上述结果说明THF为PNIPAM的良溶剂.图2中还给出了PNIPAM在THF溶液中的〈S2〉1/2与Mw的双对数图,由该图可得到〈S2〉1/2分子量的关系:

其中的指数0 .56也与Flory理论[10]预测的0. 6接近,再次说明THF为PNIPAM的良溶剂.

2.2 PNIPAM在THF和甲醇溶液中的特性粘数 图3给出了PNIPAM在THF及甲醇溶液中25℃下的特性粘数与重均分子量的关系.可以看到,log[η]与logM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 73(THF溶液)和0 71(甲醇溶液),符合Mark_Houwink方程式[η]=kMα,即
 在0 .7左右.这表明,25℃时THF和甲醇都是PNIPAM的良溶剂,PNIPAM分子链在THF和甲醇溶液中均呈柔性链行为.关于PNIPAM/甲醇溶液的Mark Houwink方程,Chiantore等人[11]的结果为k=2.99×10-4,α=0.63,这种不一致是由于他们所用试样的分子量分布过宽造成的.
 2.3 PNIPAM的分子链特性 为了深入地了解PNIPAM在THF和甲醇溶液中的分子链形态以及分子链内的短程相互作用,有必要得到聚合物分子链的无扰均方末端距〈R2〉0,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在θ条件下用光散射法测定.但对于PNIPAM很难找到适当的θ溶剂,这样就很难直接得到〈R2〉0.因此我们采用Kurata Stockmayer方程(KS方程)[9],利用THF和甲醇溶液中PNIPAM的特性粘数和分子量数据,计算相应的〈R2〉0. KS方程是对Flory_Fox_Schaefgen方程[9]改进得到的,精度较高,其形式如下:
 式中N为大分子链的键数,由大分子和单体的分子量算出;l为大分子主链的键长,这里以C—C键长代替(其值为0 .154nm)[7].可利用上式将〈R2〉0/M转化为C∞,得PNIPAM的C∞为10. 6.现将几种常见的聚合物的C∞[12]列于表2中.由表2中可见,PNIPAM的C∞尽管高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异丁烯,但与聚苯乙烯相近,说明PNIPAM分子链还是相当柔顺的.
 2.4 PNIPAM在水溶液中特性粘数随温度变化 PNIPAM的水溶液在33℃左右发生相变,PNIPAM在水溶液中的特性粘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跟踪分子链形态的变化.本实验测定了相变前不同温度下PNIPAM试样D60 5(粘均分子量Mη为46 .4×104,Mw/Mn为1. 23)水溶液的特性粘数,32℃时测得的数据重复性较差,说明此时体系已变得不稳定. 对于足够稀的溶液,Huggins常数k′由下式定义:
 其中ηsp为增比粘度.图5为PNIPAM水溶液的Huggins常数k′及特性粘数[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Huggins常数先是随着温度的上升略有下降,但在30℃附近出现转折,然后急剧上升到31 5℃时的0 435.Huggins常数的增大表明此时的温度升高导致稀溶液中的PNIPAM分子链也发生了聚集.从图5还可以看到,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溶液的特性粘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特性粘数的下降呈现两个阶段,两部分线段的斜率明显不同,其转折温度大约为30 1℃.对于柔性链聚合物,在良溶剂中,当温度升高时高分子线团变得更为舒展,特性粘数也随之增大;PNIPAM在水溶液中的特性粘数却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因为相变前疏水相互作用就已引起分子链内的聚集,导致线团尺寸减小;30℃以上时这种聚集作用就更强,收缩加剧.
 Fujishige等人[13]测定了PNIPAM回转半径和流体力学半径随温度的变化,结果是在整个体系变为热力学不稳定之前,已经完成了coil globule转变,没有观察到两个收缩阶段.而Wu等人[7]利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了高分子量窄分布的PNIPAM(Mw=1.08×107,Mw/Mn=1.06)在极稀水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流体力学半径Rh,发现在20℃时Rh开始下降,约从30℃起大幅下降,但直到31. 8℃时都还能观察到稳定的globule,即表现出两个变化阶段.陶朱等人[14]测定了PNIPAM水溶液的特性粘数,也发现其随温度升高的减小呈现两个阶段,但不是直线.由于他们的试样未经分级,而PNIPAM水溶液的相变温度具有分子量依赖性[8].所以用未经分级的试样很难正确地反映PNIPAM在水溶液中特性粘数与温度的关系.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宏观相变发生之前,随温度上升PNIPAM分子链就已经开始收缩,而且30℃以上则收缩加剧.当浓度高于交叠浓度(overlapconcentration)时,则发生分子链间聚集.进一步升高温度,溶液才会发生宏观相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