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的研究

刘郁杨1  , 范晓东1   , 邵颖惠2
(1.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72)
(2.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5)
自Tanaka等发现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存在下,聚合所制备的水凝胶在33℃附近溶胀比发生突变以来,由于NIPA可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装饰涂层,增稠剂等方面〔1,2〕,现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1~6〕。已合成了NIPA的多种共聚物,如NIPA-co-AA(丙烯酸)〔4,5〕,NIPA-co-BMA(甲基丙烯酸丁酯)〔1〕,NIPA-co-DMAA(N,N-二甲基丙烯酰胺)〔5,6〕等,并都对它们的热敏性能进行了研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无毒并具有广泛用途的水溶性聚合物,可用于医药用辅料,化妆品,涂料,纺织印染等〔7,8〕。本文由NIPA与NVP共聚制备水凝胶,并就共聚反应,共聚物水凝胶的特性进行讨论。迄今未见类似研究的报道。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与仪器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英国ACROS产品;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德国Merck-Schuchardt产品;Bis:化学纯;过硫酸氨(APS):分析纯;亚硫酸氢钠(SBS):分析纯;NVP经减压蒸馏后使用,其余试剂均未另做处理。
1.2 共聚物水凝胶的合成
    把总量1.0~1.2g的单体按NIPA/NVP/Bis的摩尔比配置成水溶液。Bis的摩尔浓度按下式计算:[Bis]=Bis/(NIPA+NVP)×100%。以单体的官能团(双键)为基准,分别加入1.0mol%APS和SBS,形成单体浓度为15.0wt%的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分别以通氮除氧30min和不通氮两种形式密闭于称量瓶(φ30×45)中,在20℃下恒温反应24h,并记录凝胶时间。反应结束后,取出凝胶,用刀片切成约3~5mm的圆片,在约15℃的蒸馏水中浸泡4~6d,并每隔12h换一次水,以除去残留单体。再将凝胶置于热水中令其收缩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并计算产率。
1.3 测试
1.3.1  溶胀比的测定
  在给定温度下,单位质量干胶在蒸馏水中达溶胀平衡后的吸水量(g/g),表示为其在该温度下的溶胀比(SR)〔9〕。在非溶胀平衡条件下,单位质量干胶的含水量(g/g),表示为其在该条件下的含水量(WC)。
1.3.2 TGA测试
  所用仪器为USA.TAHi-ResTGA2950型。测试条件为:样品重约为10mg,N2气氛,升温速度为10℃/min。
1.3.3 DSC测试
  DSC用USATADSC2910型仪器。Tc的测定:将约15mg在20℃达溶胀平衡的水凝胶密封于样品池中,在氮气气氛下,以3℃/min的速度升温,并从20℃扫描到60℃,所得DSC曲线的峰值温度为该样品的Tc〔5,10,11〕。Tg的测定:取约10mg经真空充分干燥的干胶试样置于样品池中,以20℃/min的速度升温,扫描至200℃后快速冷却至室温,用第二次扫描所得的DSC数据确定该样品的Tg。
2 结果与讨论
2.1 NVP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在NIPA和Bis反应体系中,在20℃分别加入单体官能团1.0mol%的APS和SBS氧化还原引发剂后,反应速度快,可在5min内发生凝胶。因迅速放热使所生成的凝胶产生不可逆浊化,其缺陷也比较多,但仍具有温敏性。在引入NVP组分后,反应体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凝胶化反应速率和共聚物产率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NVP组分能显著延长凝胶化时间,降低凝胶化反应速率。当NVP的配料摩尔比[NVP]=NVP/(NIPA+NVP)<0.05,凝胶化时间随其含量增加而延长;当[NVP]>0.05,凝胶化时间趋于恒定,几乎不随其含量变化。当[NVP]<0.02,通氮除氧可以减少共聚体系的凝胶化反应时间,并且NVP含量愈小,减少的就愈多。在[NVP]>0.02的一定范围内通氮除氧对反应体系的凝胶化反应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影响凝胶的产率。当[NVP]>0.10,不充氮则很难获得凝胶。交联剂Bis的含量对反应体系凝胶化时间和产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增加Bis的用量可以显著降低凝胶化时间,并略微提高共聚物的产率。


2.2 共聚物本体的热行为
2.2.1 共聚交联体的热稳定性
  图3为共聚物水凝胶干燥试样的TGA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NVP]的增加而降低。[NVP]=0、0.01、0.02、0.05所对应共聚物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为317.9℃、301.6℃、283.7℃、279.8℃。后两种失重曲线相近且有交叉,说明[NVP]达到0.02以上的一定范围内,含量增加对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影响减小。不同NVP含量共聚物的TGA曲线都在90~150℃存在一个小峰,其失重为2.0%左右,这是存在于共聚物中的少量水分随体系温度升高而挥发的结果。[NVP]=0、0.01、0.02、0.05所对应共聚物本体中水分挥发速度最快的温度分别是94.1℃、132.3℃、138.0℃、146.1℃。这说明随着[NVP]的增加水分的挥发温度向高温方向偏移,这是由于共聚物中NVP能与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较为稳定的键合水的缘故。


2.2.2 共聚交联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尽管共聚物为交联体,但其水凝胶在20℃时具有较大的溶胀比,即链段显示出一定的高弹性。因此,共聚物应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图4为其DSC数据。NIPA均聚物具有较高的Tg,被认为是氢键及异丙基较大位阻的贡献〔6〕。对于NIPA/NVP/Bis的共聚交联体系,一方面,由于NVP中不存在N-H键,NVP含量的提高,会减少氢键的形成,降低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力,结果使Tg降低;另一方面,由于NVP存在一个刚性侧基使共聚物的交联网链的柔性变差,因此,NVP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共聚物Tg的增大。基于以上分析,共聚物最终所具有的Tg应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同NIPA/Bis交联体系相比,加入NVP链节对整个体系的Tg影响并不十分显著,除NIPA/NVP=99.5/0.5(molratio)样品的Tg略有增高外,其余配比所对应共聚物的Tg均表现出略有下降的趋势。
2.3 共聚物水凝胶的温敏性
    如图5所示,NIPA/NVP的配比对水凝胶的溶胀比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其Tc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37℃附近,不同NVP含量共聚物水凝胶的体积都有较大幅度的收缩,溶胀比均降至5以下,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温敏效应,其中[NVP]=0.01所对应的水凝胶的Tc最高。当温度处于Tc以下的任一恒定值(如30℃)时,SR随NIPA和NVP配比的变化规律如图5右上角所示。[NVP]在0~0.01的范围变化时,其共聚物的SR在同一温度下均随着[NVP]的增加而增加;[NVP]>0.01,SR随着[NVP]的增加而降低;[NVP]≥0.035,其水凝胶在Tc以下的溶胀比低于NIPA/Bis水凝胶的溶胀比,这可能是由于NVP庞大刚性侧基进入分子链而引起大分子网链的高弹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结果。对于温敏性水凝胶,当温度达到Tc时,聚合物与水发生相分离而使SR产生突变,因此分相过程必然伴随着相应的热效应。图6的DSC数据证实了不同NIPA/NVP配比所生成的水凝胶在其Tc附近都有明显的热效应,这表现为在DSC曲线上有一个明显的吸热峰。本研究根据文献〔10〕取DSC曲线上的吸热峰温值为共聚物水凝胶的Tc,这种热效应被认为是憎水性基团周围水的结构变化所致。由于氢键的形成,水在聚合物中溶胀的焓变ΔH为负值;并且由于水分子包裹在分子链的疏水部分而形成较为规则的笼子结构,导致该过程的熵变ΔS也为负值〔6〕。由ΔG=ΔH-TΔS可知,升高温度对水凝胶的溶胀是不利的。温度达到Tc时ΔG=0,若继续升高温度会使ΔG>0,导致相变,结果水和聚合物发生分离,聚合物释放出水而自行收缩。由图6可见,尽管NVP对水凝胶的Tc影响不大,但不会导致Tc的降低,其中[NVP]=0.01所对应的产物显示了最大Tc,这与图5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图7表明,共聚物中交联剂Bis的含量影响水凝胶的溶胀比。水凝胶之所以具有高溶胀性是因其网链具有亲水性和高弹性。因此,水凝胶的溶胀比与交联密度之间应有直接的关系。交联密度越大,链的高弹性就越差,溶胀比降低。实验发现,交联剂的含量对共聚物水凝胶的温敏性没有显著的影响。图7说明,[Bis]=5.0mol%所对应的水凝胶在40~50℃时的溶胀比比[Bis]=3.0和2.0mol%的均略高,不过和[Bis]为3.0mol%的差别不大。
2.4 共聚物水凝胶对温度刺激的响应性
    对在20℃达溶胀平衡后的NIPA/NVP/Bis水凝胶,在20℃与40℃分别进行30min的交替变温作用。结果(图8)表明,NI PA/NVP/Bis水凝胶与NIPA/Bis水凝胶一样,都对温度刺激产生响应,并具有可逆性。T>Tc,水凝胶体积收缩,释放出所吸的水;T<Tc,凝胶溶胀而吸水。由于在40℃的释水速度明显快于在20℃的溶胀速度,因此,每循环一次,Wc的峰值都有程度不同的降低,并且水凝胶的溶胀或释水速度随[NVP]的增加而加快。

  对在20℃达溶胀平衡后的水凝胶进行高温刺激,其Wc的变化趋势如图9所示。由于80℃远高于它们的Tc,所以样品的释水速度很快。NIPA/Bis水凝胶在25min内几乎释放出所有的水;而对于NIPA/NVP/Bis水凝胶,尽管在开始时释水速度也较快,并在30min.内也能释放出绝大部分水,但当Wc=3时,释水速度变得缓慢。这可能是由于NVP是一个中性水溶性高聚物单体,且没有温敏特性的缘故。由此可以看出,虽然NVP分子链节对共聚物水凝胶的Tc影响不大,但其水凝胶对温度刺激的敏感性与NIPA/Bis水凝胶有着明显的不同。
参考文献
[1] 刘锋,卓仁禧.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5,(4):205-215.
[2] 陶朱,马培华,刘敏.透明-白浊热可逆高聚物及其应用前景[J].高分子通报,1995,1:50-55.
[3] ChenGH,HoffmanAS.Graftcopolymersthatexhibittemperature-inducedphasetransitionsoverawiderangeofpH[J].Nature,1995,373(5):49-52.
[4] HiroseHS,hibayamaM,Kineticsofvolumephasetransitionin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o-acrylicacid)gels[J].Macro molecules,1998,31:5336-5342.
[5] ShibayamaM,MizutaniSY,NomuraSJ.ThermalpropertiesofcopolymergelscontainingN-isopropylacrylamide[J].Macro molecules,1996,29:2019-2024.
[6] 曾钫,刘新星,童真.NIPA/DMAA共聚物及其水溶液向转变温度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5):100-103.
[7] 严瑞 .水溶性高分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27.
[8] 陈义镛.功能高分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82-610.
[9] 曹维孝,陈四文,王昌华.N-异丙基甲基丙烯酸胺共聚物热缩温敏水凝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0):1630-1633.
[10] FanXiaodong,UludagH.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thermorreversibleandprotein-conjugationfunctionalcopolymersofpoly(N-isopropylacrylamide-co-N-acryloxysuccinimide)[J].PolymerPreprints,1999,41(1):361-362.
[11] 浦鸿汀,丁中立,马瑞德.EVA-NIPAAm中接枝链亲水性对热敏性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5):79-84.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