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片段


刘中华,周 平,邓延倬(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片段常采用凝胶介质和无胶筛分介质。凝胶介质,如聚丙烯酰胺凝胶[1,2]、琼脂糖[3]等分离效率高,但凝胶毛细管柱制备困难,寿命较短,重现性较差,限制了其在DNA分析中的运用[4]。无胶筛分介质由线性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组成,毛细管柱制备相对简单,操作简便。常用的无胶筛分介质有线性聚丙烯酰胺[5,6]、纤维素衍生物[7,8]、聚乙二醇[9]、聚环氧乙烷[10]等。近来,聚N 取代丙烯酰胺由于稳定性好、亲水性强的优点,利用其作为筛分介质,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11,12]。本文以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及甘露醇组成无胶筛分介质,对ΦΧ174/HaeⅢ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装置为实验室组装,由高压电源、激光器、光电倍增管、Boxcar积分仪、计算机等部分组成[13]。N 异丙基丙烯酰胺、硅油(γ 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MAPS)为Aldrich公司产品,丙烯酰胺为GIBCO公司产品,ΦΧ174/HaeⅢ酶切DNA片段为TaKaRa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N,N,N′,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过硫酸铵(APS)、三羟基氨基甲烷(Tris)、硼酸、EDTA为国产分析纯。毛细管内壁涂层:熔硅毛细管(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长40cm(有效长度32cm),内径75μm,外径375μm。依次用1mol/L氢氧化钠、0.1mol/L盐酸、双蒸水清洗,再用甲醇冲洗,N2吹干。管内填充硅油(50%MAPS甲醇溶液),37℃过夜后键合4%线性聚丙烯酰胺,最后用甲醛交联[14]。
1.2 筛分介质的制备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的配制:将6g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入100mL1×TBE缓冲液中,通高纯氮气去氧,加入0.036%(m/V)APS和0.07%(V/V)TEMED,4℃聚合48h。0.5%、1%、2%和3%PNIP由6%PNIP用1×TBE缓冲液稀释得到。
1.3 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
   进样前,毛细管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及1×TBE溶液各冲洗5min,再注入筛分介质预电泳10min。采用负极电动进样,10kV进样8s,正极端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甘露醇对筛分作用的影响
    ΦΧ174/HaeⅢ含有11个酶切DNA片段,分别为72、118、194、234、271、281、310、603、872、1078、1353bp。以3%PNIP作为筛分介质分离ΦΧ174/HaeⅢ,小片段未分开,大片段也未达到基线分离,分离效果差(图1a)。筛分介质中添加2%甘露醇后,分离效果明显改善(图1b)。当加入6%甘露醇时,除271、281bp外的所有片段均实现基线分离(图1c)。加入8%甘露醇时,DNA片段迁移时间过长,分离效果没有明显增加。以3%PNIP和6%甘露醇组成的混合筛分介质粘度较小,而且聚N 取代丙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因此,这种混合介质可望成为较好的DNA分离介质。


2.2 PNIP浓度对筛分作用的影响
   未添加甘露醇的PNIP介质在0.5%至6%范围内分离ΦΧ174/HaeⅢ片段效果均较差,高于6%的PNIP粘度较大,难以操作。分别在0.5、1、2、3和6%PNIP中添加2、4、6和8%甘露醇作为筛分介质对ΦΧ174/HaeⅢ片段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发现,对于0.5%和1%PNIP,加入甘露醇后分离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低于310bp的小片段DNA不能分开,其原因主要是PNIP筛分介质的浓度太低,筛分效果差。向2%PNIP加入甘露醇后分离效果明显改善,只是低于310bp的小片段DNA未能基线分离。3%PNIP加入甘露醇后除271、281bp片段外均实现基线分离。较之3%PNIP,6%PNIP加入甘露醇后分离效果没有明显改善,且其粘度大,难以进样和清洗毛细管,DNA分子迁移时间过长。图2以603bp为例说明在不同筛分介质中迁移时间的变化:随着PNIP浓度的增加,迁移时间增加;在PNIP浓度不变的条件下,甘露醇浓度增大,DNA片段迁移时间加长。
2.3 作用机理探讨
    DNA在无胶筛分介质中的分离机理尚有争论,通常认为“筛分孔径”的大小是影响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线性PNIP分子中添加甘露醇,可以明显改善ΦΧ174/HaeⅢDNA片段的分离,尤其是小片段。这表明随着甘露醇的加入,筛分介质的筛分孔径逐渐减小到适合这些片段的分离。甘露醇含有对称的羟基,通过TBE缓冲液中硼酸根的交联作用,能与多羟基物质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MPC)发生交联,从而改善HMPC的筛分效果[15]。蔗糖添加于羟乙基纤维素中亦有类似的增强效果[16]。甘露醇在PNIP筛分介质中与硼酸分子作用,从而调整筛分孔径。甘露醇与硼酸分子反应时释放氢离子,因此甘露醇浓度增加,筛分介质的电流增大。
2.4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以3%PNIP和6%甘露醇组成混合筛分介质对果蝇一段功能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利用图1中DNA片段迁移时间与碱基对数目的关系可以推出PCR扩增产物的长度为600bp,与实际长度610bp基本相符。


参考文献:
[1] CohenAS,NajarianDR,PaulusAetal.Proc.Natl.Acad.Sci.USA[J],1988,85:9660.
[2] FigeysD,DovichiNJ.J.Chromatogr[J],1993,654:311.
[3] KleparnikK,FanaliS,BocekP.J.Chromatogr.A[J],1993,638:283.
[4] FigeysD,DovichiNJ.J.Chromatogr.A[J],1995,717:113.
[5] Ruiz martinezMC,CarrilhoE,BerkaJetal.Biotechniques[J],1996,20:1058.
[6] GoetznigerW,KotlerL,CarrilhoEetal.Electrophoresis[J],1998,19:242.
[7] 赵 涛,刘绮萍,程介克.分析科学学报[J],1997,13(2):93.
[8] BarronAE,BlanchHW,SoaneDS.Electrophoresis[J],1994,15:597.
[9] SchwartzHE,UlfelderK,SunzeriFJetal.J.Chromatogr.A[J],1991,559:267.
[10]ZhangN,YeungES.J.Chromatogr.A[J],1997,768:135.
[11]ChiariM,RivaS,GelainA,VitaleA,TuratiE.J.Chromatogr.A[J],1997,781:347.
[12]MadabhushiRS.Electrophoresis[J],1998,19:224.
[13]ZhouP,YanJ,DengY.Analyst[J],2000,125:2241.
[14]HjertenS.J.Chromatogr.[J],1985,347:191.
[15]HanF,HuynhBH,MaY,LinB.Anal.Chem.[J],1999,71:2385
[16]陈 洪,宋立国,熊少祥,程介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1997,11:1769.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