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化材料
鸡胰腺粉(冻干)
椰子油
腰果酚A
腰果酚B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2、 特种树脂
红外增感树脂
耐溶剂型成膜树脂
热敏相转变树脂
KFP系列树脂
3、 响应型单体
2,4,6-三己氧基重氮苯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磺酸盐
红外增感染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4-磺酰苯基丙烯酰胺
N,N'-(1,4-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苯基双马来酰亚胺)
N-对羟苯基丙烯酰胺(AHPAA)
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
1,1,2-三甲基苯并[e]吲哚
4、手性化合物
5、QINP1系列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
6、石材防水背胶(背网专用)
 
 
 
 

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

夏烈文 褚良银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成都 610065)
    分子印迹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50年代根据鲍林关于用抗原来制备抗体的理论用硅胶而制备的吸附染料的材料[1~3],但是直至70年代Wulff和80年代Mosbach开创了以高分子聚合物与模板分子(也叫印迹分子)以共价或非共价方式作用来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之后,分子印迹技术才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4,5]。由于分子印迹技术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而得到大量研究,特别是90年代以来,分子印迹技术的研发机构、研究人员和报道的成果数量每年都呈几何级数的增长[6]。国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在2000年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果报道数量稳步增长。MIP识别模板分子的能力是基于聚合物中功能单体能按特定的空间位置分布并与模板分子中相应的基团发生静电、氢键、偶极或疏水等相互作用。因此,MIP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需要印迹空腔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如同酶和底物按“锁 钥”模式进行识别一样。这就要求MIP具有一定的刚性以维持印迹空腔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因此不得不采用很高的交联度[7~9]。高交联度高分子材料往往具有质硬易碎的性质,高交联度也使得模板分子在MIP中传质速度慢,模板分子的洗脱和再结合困难。利用一些高分子的柔性和温敏特性可以改善高交联度MIP的上述缺点。同时,温敏特性的引入,使MIP对模板分子的亲和力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满足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固相萃取、酶模拟、人工抗体、传感器等领域对材料亲和力可调的要求。Watanabe等[10]在1998年首次报道了温敏型MIP,他们以N 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主结构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在二氧六环中合成了肾上腺素MIP。实验发现,MIP吸附肾上腺素的能力受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由温度改变引起的体积相变行为的影响。在随后的几年里温敏型MIP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近年来温敏型MIP的研究迅速升温,并已成为分子印迹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由于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32℃附近有非常明显的体积相变行为,人们对它的性质了解也较为深入,这为研究温敏型MIP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到目前为止,研究温敏型MIP时几乎都以NIPAM为温敏结构单体。1 温敏型MIP的基本原理  温敏MIP利用温敏高分子的温度体积相变行为,即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收缩和溶胀,使得高分子侧链上带有的可与模板分子形成多点接触吸附(multi pointcontactadsorption)功能的单体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改变,从而使印迹空腔结合模板分子的亲和力发生改变。这种亲和力的改变由温度的改变引起,因此是温度敏感的。温敏MIP的基本原理见图1。


2 模板分子与温敏型MIP的相互作用
  模板分子与功能基团的相互作用,是温敏型MIP特异性结合模板分子的基础。这些作用包括静电作用、配合物的形成、氢键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另外,印迹空腔的形状大小有时也是印迹成功的因素。
2。1 静电印迹温敏型MIP
    带异种电荷的离子或基团之间可通过强烈的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因此,利用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静电作用制备的MIP往往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人们已成功地制备了Ca2+、Pb2+等多价金属离子的温敏型MIP[11~15]。这些印迹聚合物通常以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并在与金属阳离子预先形成盐后再进行聚合。平衡吸附实验发现,这些温敏型MIP对金属阳离子的吸附,在高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比在低于LCST时大得多。以磺酸基团作为功能基团制备的多价阳离子MIP也观察到了类似结果[16]。以季胺盐作为功能单体,可以制备在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有机离子的温敏型MIP[17,18]。
2.2 配位印迹温敏型MIP
     配位化合物是配体和金属阳离子间的多接触点结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常数。金属离子与功能单体形成络合物的结构能提高MIP对金属离子的亲和力。已有一些配体如N (4 乙烯基)苯甲基乙二胺(VBEDA)[19,20]、N,N′ 二(4 乙基)苯乙二醇二胺(EVBEDA)[21]、4 乙烯基苯 乙二胺[22]等用于温敏MIP中。这些配体均以氨基氮为配位原子,为了使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适当结合稳定性的配合物,在氨基氮原子间用其他原子和基团隔开,以形成合适的距离。研究发现,MIP对作为模板的离子的吸附量随温度而改变。当以VBEDA为配体时,还观察到以金属离子为模板的MIP对二价离子的吸附能力为Cu2+>Ni2+>Zn2+>Mn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络合离子构型不同。由于金属离子与配体间结合较强,配位印迹温敏型MIP不易可逆性地结合金属离子,因此需要恰当地设计螯合配体,使配体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特异性的结合,又能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其在MIP中的位置。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配位印迹温敏型MIP报道较少的原因。
2.3 氢键印迹温敏型MIP
    对于可以形成氢键的有机小分子,可以利用它们与共聚物凝胶中的同样可以形成氢键的功能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结合的形式被凝胶识别。这是非共价印迹最常用的方式。由于氢键是较弱的相互作用,因此不存在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结合后不易分开的问题。但是如果氢键太弱则会不利于模板分子在印迹凝胶中形成特异性吸附。以氢键为基础的温敏型MIP已成功地用于盐酸肾上腺素[10,23]、多巴胺[24,25]、茶碱[26]、噻吗洛尔(timolol)[27,28]、4 氨基吡啶[29]、焦谷氨酸[30]、葡萄糖[31]等的印迹。在这些MIP中,为了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都采用了分子印迹技术中广泛使用的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
2.4 疏水印迹温敏型MIP
    在高交联度的MIP研究中,对于一些功能基团少的物质,可以利用疏水相互作用作为辅助手段增加印迹效果。例如,在研究多巴胺印迹聚合物时,Suedee等[25]观察到即使在高于LCST时凝胶对多巴胺的吸附平衡常数K也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时凝胶疏水性增加而更好地与多巴胺中的疏水苯环作用,从而提高了印迹效果。由于疏水相互作用通常非常弱且特异性不高,除了形成包合物以外,一般不能只依靠疏水相互作用来制备MIP[32]。
2.5 大分子和形状印迹温敏型MIP
    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印迹一直是高交联度MIP的一个难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大分子进出印迹空腔受到凝胶孔隙尺寸和印迹空腔刚性特征的限制。常用表面印迹法来部分地解决问题,但不可避免地降低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并增加印迹聚合物制备的难度。温敏型MIP由于高分子链保持了适当的柔性,为克服上述困难找到了新的思路。Demirel等[33]以丙烯酰胺和马来酸为功能单体合成的MIP,证明大分子在温敏型MIP中具有印迹效果,并且模板分子在凝胶中有较高的传质速度。但大分子温敏MIP的研究仍然很少。温敏型MIP还可用于亚微米粒子的印迹。Takeoka等[34]利用形状印迹制备了亚微米硅胶颗粒的温敏型MIP,观察到了凝胶色彩随硅胶颗粒大小和温度而变化的有趣现象。利用形状印迹凝胶的颜色随凝胶体积变化的现象,同时利用葡萄糖结合使苯硼酸电离平衡迁移的性质,Nakayama等[35]制备了可用于检测葡萄糖浓度的凝胶。
3 温敏型MIP的制备方法
  模板分子的印迹方法包括共价印迹、非共价印迹和半共价印迹法三种。共价印迹中MIP的温敏性价值有限,因而没有研究者将其引入到温敏型MIP制备中。按照制备前模板分子与MIP其它组成成分的相对状态,已报道的温敏型MIP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模板分子共聚合、牺牲空间法、后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四种方法。
3,1 模板分子共聚法
    模板分子共聚法属于非共价印迹方法。模板分子共聚法不需要对模板分子进行化学修饰,也不需要对组成印迹聚合物的单体进行预聚合,MIP的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同时,非共价印迹方法可供选用的功能单体、结构单体及交联剂较多,能适应制备不同模板分子的印迹聚合物的要求[7]。因此,模板分子共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温敏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分散于一定致孔剂中通过热引发或光引发聚合,去除模板分子后即得到温敏型MIP。与高交联度MIP不同,应用这种方法制备时,需要注意交联剂浓度(一般不超过单体总量的5%)以保证MIP的温敏性。此外,功能单体浓度不能太高,其与模板分子的摩尔比也应合理选择。
3.2 牺牲空间法
    牺牲空间法是一种半共价印迹方法,应用于温敏型MIP较少,但也有少数成功的例子。D’Oleo[16]采用二硫键作为可断开的连接基团,并且氧化断开后形成两个邻近的磺酸基团,从而可以结合二价阳离子。由于二硫键硫原子间距与其被氧化成磺酸基团后硫原子间距大不相同,使得MIP对钙离子的总亲和力S·K∝[SO3-](e1.5)。Moritani等[18]利用含有两个烯丙基、两个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一个作为连接基团的邻二醇结构的模板分子替代物,经与温敏单体共聚后使邻二醇碳碳键氧化断裂,从而产生两个具有设定距离的邻近季铵基团,这两个邻近季铵基团就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含有间距与模板分子替代物中两个季铵基团间距相近的带负电荷的基团的分子。牺牲空间法需要按每一个模板分子对功能基团的空间位置进行化学结构的特殊设计,增加了MIP制备的难度,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MIP结合位点均一,对模板分子的结合特异性较好。
3.3 后交联法
   这种方法使用预先制备的带有可聚合或可反应侧链的共聚物在模板分子存在下利用侧链进行交联,洗脱模板分子后得MIP。共聚物上功能基团因为模板分子的存在而处于有利于和模板分子结合的位置,交联后这种位置分布得以保持,从而有利于模板分子的再结合。利用硫醇和二硫键之间的转换,Hiratani等[11]以NIPA为主结构单体,N,N 二丙烯酰胱胺为可逆交联剂,在少量永久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存在下,制备了钙离子的初始MIP,然后还原二硫键为巯基,再在Ca2+存在下氧化交联得氧化MIP,这种氧化MIP与初始MIP具有相近的钙离子结合能力。但是,Enoki等[17]以含巯基的非MIP凝胶在模板分子8 羟基 1,3,6 三磺酸芘(Py 3)存在下制得的MIP对作为模板分子的Py 3的吸附能力达不到按凝胶中功能基团数计算的量。Li等[26]将聚(甲基丙烯酸新丁酯 co 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硅氧乙酯)水解去硅,并用甲基丙烯酸酐(MAAN)进行酯化接上可聚合基团后,在模板分子茶碱存在下聚合制备了MIP,同样发现MIP比直接用功能单体MAA制备的MIP对茶碱的吸附量要小。后交联法对于利用天然高分子产物制备MIP非常必要,另外还可用于调整MIP对模板分子的亲和力,对制备MIP膜也是一种潜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MIP吸附容量可能较低。
3.4 互穿聚合物网络法
   温敏性的保持除可通过加大MIP中NIPAM的摩尔分数以外,利用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也可以使凝胶保持有PNIPAM的温敏特性,并用于MIP的制备。Yamashita等[15]以丙烯酸钠制备出凝胶,再在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吸附离子后加入NIPAM聚合,制得互穿网络聚合物,从而使MIP既有结合离子的能力,又有PNIPAM所具有的LCST,克服了离子型单体含量较高的NIPAM共聚物可能没有LCST行为的不足。表1列出了文献中温敏MIP的制备方法、已探索过的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 结语
  温敏型MIP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还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高交联度MIP一样,吸附容量小和传质速度低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低交联度下的柔性高分子构象的不稳定可能降低模板分子的结合特异性,这对于MIP用作传感元件、固相萃取、药物载体等并不都是有利的。温敏型MIP识别模板分子的机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高交联度MIP不同,低交联度的温敏型MIP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过程不能简单地引用酶 底物的“锁 钥”模型加以解释,能量最低原理可能能够更好地适于理解温敏型MIP。目前还没有一个预测温敏型MIP性能的一般方法,还需要人们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并从微观角度对温敏型MIP进行深入的探讨。优质、廉价、便于使用的温敏材料以及模板分子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尽管如此,对温敏型MIP的研究已经在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温敏型MIP相对于高交联度MIP所具有的亲和力可调、传质速率较快等优点可拓宽MIP的应用领域。温敏型MIP的研究还将促进人们开发更多的环境感应型分子印迹技术,并进一步深化人们对MIP分子识别机理的认识。

 
 
 
   
 
CopyRight ©2007 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科技楼412室 邮编:200072  
总机:021-56389801 销售部:021-56389801-801,13122713670   传真:021-56389802